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已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36枚 这些技能人才(2)

来源:焊接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胡萍参赛时18岁,还是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系学生,而现在,她已经成为中国队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的教练。“眼下最主要的是做好

胡萍参赛时18岁,还是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系学生,而现在,她已经成为中国队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的教练。“眼下最主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自己参与世赛的经历和学到的技术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的选手。”胡萍认为,自己由选手成为教练,身份的转变意义重大,不仅意味着世赛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技能的传承。“看着一个又一个年轻人奔赴赛场,感觉自己和他们一样,永远年轻、永远奋斗。期待我的选手们在这届比赛能够取得佳绩。”

记者了解到,过去5届世赛的获奖选手中,有不少人成为今年世赛的教练。上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金牌获得者赵脯菠在去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我现在是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的助理教练,希望把自己所学到的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也能够实现自己的技能梦想。”

有关专家指出,世赛选手按照世赛标准要求在职业情境下完成综合性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尤其是其参与世赛经历的独特性和稀缺性而所获得的能力素养提升,对于指导青年技能人才参赛、提高其竞技水平,有效性更高,也发挥了技能引领示范作用。

岗位上发光发热

——“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这是我工作的意义”

不同于大部分参赛选手留校任教或成为教练,“95后”小伙邹彬在获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优胜奖后,一直工作在一线,成为行业顶尖的技能人才。如今,他已经从当年的一名农民工成长为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

“世赛给我的职业生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邹彬说,“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可以凭借这门手艺参加世界性的比赛,能够走出国门、为国争光。”

“我们家算是砌筑世家,我父亲、叔叔、舅舅都在中建五局的工程项目上从事相关工作。”邹彬告诉记者,父辈从事这个行业20多年,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或培训,自己参赛也是因为被单位选中推荐而偶然获得的契机。

“偶然”背后是邹彬多年艰苦努力“砌成”的必然。让教练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参赛时,邹彬把墙面当作艺术品来创作,沉下心来精雕细琢。一项计分点多达七八十项的砌筑任务,邹彬拿到90分还不满足,硬要重新来过,拿到95分才罢休。“这个分数,连拥有超强大脑的工业机器人也拿不到。可以说,他已经具备了用砖头‘绣花'的能力。”教练说。

调查研究表明,世赛效应提高了选手社会地位,国家表彰提高了选手经济待遇等,世赛助力参赛选手获得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具体来看,参加过世赛并获奖的选手之后取得技能等级晋升的占29.8%,推荐就业占20.1%,推优评先占17.4%,职称晋升占10.6%。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目前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5000万人,但人力资源市场上技能人才仍供不应求,而举办各类技能比赛,正是鼓励青年人学技术的重要方式。特别是中国连续在世赛上取得好成绩,更是增强了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和自信心。

邹彬表示,未来将紧跟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做好质量管控监督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我觉得,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邹彬说。

孔德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章来源:《焊接技术》 网址: http://www.hanjiejishu.cn/zonghexinwen/2022/0407/425.html

上一篇:昆明科普学校技能培训:焊工在焊接时注意的事
下一篇:封车讯|491台机器人、100%自动化智能焊接,这家

焊接技术投稿 | 焊接技术编辑部| 焊接技术版面费 | 焊接技术论文发表 | 焊接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焊接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