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好景不常,当时的产品出口,全部依赖于外贸公司。在这条销路切断之后,成都银花丝很快陷入了困境。“银花丝工艺品,当时在国内,一般的普通百姓是消费不起的,属于奢侈品。所以在90年代之后,在外贸这条线路断了过后,成都银花丝相当于没有了销路,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与银花丝相伴而行的路上,道安也收获到了一些荣誉,譬如被评为国家级非遗成都银花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但在这看似荣耀的称号背后,道安感受到的,是传承的不易和迫在眉睫。道安说到,现在工作室中招收的学徒,虽然已经能够自己独立制作银花丝工艺品,但是大多限于一些首饰和小的物件。“像是银花丝摆件类,就要面临失传了。但我觉得这是必须要保护的,银花丝工艺的精华,都在摆件上,这也是现在我最担心的。”
道安的银花丝作品
自立门户创办工作室
首先遇到的,是工序上的问题。一件完整的银花丝作品,要历经十多道工序,不管是最基础的拉丝环节,还是后续的焊接、洗色环节,道安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一件工艺品在制作完后,在焊接过程中就要热胀冷缩。比如说一个四方形或者圆形的工艺品,可能每次做出来的形状都不一样。这个时候就要凭你的经验去校形,要看怎么修补,如果修补不好就会报废,需要重新制作,像这种前功尽弃的时候很多。”
《一帆风顺大龙船》
花了一两年的时间,道安才逐步将所有的工序和设备都摸透,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销售的问题。在以前,一件好的银花丝工艺品价值不菲,根本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没有销路,不能养活自己,那这项技艺怎么得以维持呢?其实早在90年代前后,道安就着手开发银丝画这一工艺品,这种器物不仅制作成本不高,且做工比较简单,装在画框之中又能解决白银氧化的问题。自立工作室之后,道安开始将这一品类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制作,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天南海北的订单从全国各地发来,银花丝的销售有了极大的改善。
虽然收获颇多,创业的辛苦,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道安说,为了在规定时间能够将订单完成,加班加点成为了常态。甚至有一次,着急之下,在做焊接步骤的时候,差点把房子都烧着了。“我们焊接用的是汽油,一次为了赶工,我不小心把汽油打倒了,然后火就把汽油点燃了,那一次我差点把房子烧了。当时汽油还溅在我脚上,把脚烧到了。但为了能交货,就瘸着脚穿个拖鞋,去做这批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在外宾接待室中,我看那些银花丝工艺品被摆放在展示台上,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一眼望去又精致又漂亮。后来,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学到手,并且传承下去。”
“让银花丝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从1980年进入金银制品厂,道安就将满门心思铺在了学习银花丝技艺上。“我是跟着师傅学了3年才基本当完学徒,学会一些基本的制作工艺。如果要做一些大的摆件工艺品,没有5年至10年的功底,是不会做成的。”
文章来源:《焊接技术》 网址: http://www.hanjiejishu.cn/zonghexinwen/2022/0801/450.html
上一篇:凯尔达(688255.SH):取得1项发明专利证书、为自动
下一篇:直击调研 | 凯尔达(688255.SH):近期将推出新型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