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站在俄罗斯喀山的赛场上时,已经不像第一次出国比赛那么紧张了。
剩余的紧张在成品展示环节一扫而空。让他担心的几个国家的种子队,多多少少都出了点错,有的成品甚至“一通电就跳闸了”。“这个题目确实比较难。”肖星星含蓄地说。
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从2011年起,作为一个在一线干了18年的老焊工,周树春接受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聘书,成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焊接项目的主教练。截至目前,他已经培养出了3名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冠军、16名全国技术能手。
“一定程度说明了世赛为中国农村青年搭建了技能成才的平台,因为参加世赛,部分农村青年的命运因此而改变。”调查报告中写道。
作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的世界冠军,肖星星参加比赛那年还不到20岁,2014年,这个中考失利的江西男孩,到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学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两年后,他开始接触世赛项目,两次入围电气装置项目国家集训队。
在第45届世赛电气装置项目比赛上,同样出身农村的肖星星体验了一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冲击。
从前,他在工地砌墙,面对的都是普通的建筑工地,中规中矩的活计,把砖“堆积木”一样砌好,“很简单”,没有什么造型,也没有什么图案。但当他站在巴西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赛场上,看到题目中有一堵墙,他要在上面砌一个足球先生贝利的10号球衣。
那一年的焊接项目,是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的项目之一,他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另外37名选手同台竞技。比赛总时长18个小时,分4天进行,比赛内容是对接焊缝及T型角焊缝、压力容器、铝合金、不锈钢4个模块。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制定中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赛获奖选手等免试入学政策;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有关高校保送录取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工作的通知》规定,凡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赛中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且符合条件者,具备保送至高校深造的资格。
赵脯菠当年就是拿着宣传单页,走出大山来到攀枝花,最终跟着周树春学技术。在获得金牌后,赵脯菠的父亲宰了一头猪和一只羊,在村里摆流水席庆祝。
后来,他拿到的奖项和荣誉越来越多,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成了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组长。
邹彬现在的工作内容,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跟泥瓦刀和线锤打交道了。他开始学习怎样去监督一座房子盖好过程中的所有工序,“看砂浆饱满度有没有饱满,看垂直度垂不垂直有没有歪曲,看看平整度平不平整”。
得奖之后,肖星星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还评上了副高职称。但他时常担心自己会跟不上不断迭代的技术,担心窝在校园里久了,会跟飞速发展的工业时代脱节。
他离开家乡去了攀枝花技师学院,一开始不知道学啥,想着父亲是开大车的,不如学一个汽修专业。后来他看到一张宣传单页,上面印着一位攀枝花技师学院出来的焊接选手,照片上,那位选手在国外参赛,跟外国人合影。
这是从2011年至今,我国179名技能选手,从第41届到45届连续5届,在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中取得的成绩。
他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的一个小村庄,看起来黑黑瘦瘦的,放过牛,挖过药材,割过猪草,最开心的童年记忆是跟着开货车的父亲出去“跑车”。2013年,他读完初中,没接着读高中,而是选择学一门技术,“以后可能好找工作一点”。
调查报告显示,世赛选手所在单位及上级部门采取的培养和激励措施,主要是给获奖选手成立工作室。然而,目前只有24.6%的调查对象拥有工作室。
高学历人数也有所增加,硕士研究生学历增长75%,本科学历增长183.3%,大专学历增长了45.1%。
赵脯菠牢牢记着师父的交代,但还是忍不住在心底嘀咕起来——我国参加此届世赛之前,在焊接项目上,已经拿过两届冠军了,如果这一次自己也能拿到金牌,那就是“三连冠”。
这些年轻人大多来自技工院校,参赛时年龄不超过22岁,是新生代的“进城务工青年”。焊接、美发、印刷、数控车床……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成长,不断打磨技术,直至站到世界级的赛场甚至领奖台上。
对“工艺美”的追求,导致第一天的比赛告一段落时,肖星星的整体进度比其他选手落后了“一个柜子”。这让他有点儿焦虑,不得不在接下来两天的比赛中开始赶工。
文章来源:《焊接技术》 网址: http://www.hanjiejishu.cn/zonghexinwen/2022/0613/441.html
上一篇:匠心筑梦技能成才
下一篇:北京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报考攻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