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职业规范:拥有“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工大精神,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
北工大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目标是推动学校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成为首都北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展现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
据统计,焊接专业的师资队伍51人,正高和副高级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的焊接专业里可以排到前三名。
此专业为本硕博打通培养,许多同学在毕业以后选择考研,甚至出国深造,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学位水平。
2021年,老师指导同学们获得国家级以及国际奖竞赛奖项13项,挑战杯我们拿了一等奖,还有挑战杯专项奖黑科技奖项,拿到了二等奖。
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60年的积累和发展,目前焊接专业在任教师51人,包括正高级职称教师,也即是教授、研究员2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包括副教授、副研究员,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有49人。
通过大学4年的学习,并工作5年后,学生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基础和宽厚的专业基本理论及工程知识,能够在工程领域,尤其是智能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健康医疗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经济技术知识的快速发展,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的发展,主动拓展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先进制造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同时,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行业技术规范及标准,能够在所在的工程领域主动思考社会与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并能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在交流方面,将具备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融入团队,积极的开展工程实践和创新方面的工作。
2 工程知识: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材料及其焊接专业知识
13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6月13日,北京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林健博士做客直播间,带你一起走进北京工业大学,领略这所学校的优势与特色!
1 思想道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品行端正,遵纪守法,乐于奉献
学术带头人包括郭福教授、李小延教授、陈树君教授、林健教授、贺定勇教授。
“请进来”的方案:设计暑假小学期课程和双语课程。
支持学生“走出去”的方案
本科生导师制指同学在入学之后,可以通过班主任推荐及教师的个人主页,了解导师的科研方向,进行双向选择。
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为本科教育着力于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基础宽厚、专业精神视野宽广,实践能力突出,可持续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使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在全国地方高校前列。本科生人才培养,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三个方面彰显特色。
根据近5年统计,专业就业率到达了100%。
1986年,学校获得焊接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2000年,材料学科获得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资质。焊接专业的老师依托于材料学科进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11 沟通:具备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并具备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
深造选择方面,焊接专业依托材料学科,具有完整学历学位教育培养体系。学科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超过200人,博士研究生50人,每年招收本科生焊接专业只有30人,我们材料类专业整个加起来是120人左右,所以每年的本科生是远少于我们的硕士研究生。
6 使用现代工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软件、数据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教师研究背景和水平主要是从事材料加工、焊接,激光加工和增材制造方向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值得一提的是,90%以上的人员在国外留学过一年以上。
文章来源:《焊接技术》 网址: http://www.hanjiejishu.cn/zonghexinwen/2022/061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