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聚餐的亲戚
不久后,一位来自德国的高级工程师慕名而来,称要见一见这位“中国的第一女焊工”。俗话说的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国安排了刘霞与这位德国工程师的见面,两人就世界先进的焊接技术进行了一番探讨与交流,这次的交流让双方都受益无穷。
她信心满满地参加了高考,最终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她顺利通过高考。她终于能够申报自己喜欢的院校和专业了。在那个年代是先考试后选择学校和专业。她兴高采烈地填报了志愿书后,在家欢喜地等待着录取通知书。
刘霞思考后决心还是像之前一样努力学习,掌握好学校教授的知识技术。虽然学电焊的女生少,但不代表女生就学不好这项技术。她偏要在这个行业走出一条独特的路来。她将要用实际行动向命运反抗。
上了中学后的刘霞更加刻苦努力,别人休息玩闹时,她总是坐在座位上端着一本书,同学们叫他去吃饭时他有时候也推脱不去,她心里想的是自己少花一些父亲就能少受几分苦,大多数时间在她的饭盒里只能看到一两个馒头以及学校提供的免费咸菜。
正是在父亲这种开明的态度和全力的支持下,刘霞才能走到今天。她告诉父亲:“起初她也有想过放弃这个专业,但是如今一切都挺过来了,她发现自己已经爱上这个专业了。”焊枪下跳跃的电火花以及每次成功完成一个焊接任务后的成就感都让她兴奋与欣喜。
在父亲的支持下和她自己的努力下,刘霞顺利地度过了中学生涯。当然她没有选择就此止步,在父亲的鼓励下,刘霞决定参加高考。然而高考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那个年代下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走过去的人没有几个,但这并没有“吓退”刘霞。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刚刚起步。因此各项技术都处于空白状态,而想要发展大型工业必然离不开这些先进技术。因此只能向国外租借技术,并且租借条件十分苛刻。我们不仅要付出高昂的租借费用,并且他们还不允许我们的人员参与到他们的工作当中。
这项工作很荣幸地落在了刘霞和他带领的团队下。这时的刘霞已经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升任为高级工程技师。她也拥有带团队,揽重任的能力和信心。接到领导的命令后,刘霞感到非常高兴。这不仅是对她工作能力的看重,也是对她的又一次磨练和机会。
刘霞开始接触这个之前未曾踏足过的电焊行业,她将课上关于电焊的理论知识统统记下。可电焊行业说到底是一个实操行业,虽然她对这些理论知识比那些男同学记得要快要牢,但在实际操作上就弱势很多了。
刘霞想起当初信心满满接下任务的自己以及如今踌躇不前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最令刘霞担心的一点是团队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他们开始怀疑他们是否是在做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团队没有凝聚力,团队人员没有信心,那对项目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我国“大亚湾核电站”的顺利竣工震惊了世界。而作为这项重大工程背后重要的技术支撑,刘霞所研发的百万千瓦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技术也被世界广泛熟知并给予高度肯定。
汗流浃背的工人
汽轮机
首先沉重的电焊枪以及铁质的防护面具对于刘霞的力量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力量这方面女生是处于天然劣势,这一下子无法改变。为此她反复不停地练习,她的焊接时长远超班级里的男生。因为她小时候常常帮父母干农活,底子好,慢慢地她能够掌握焊枪以及面具了。
刘霞取得的这些成就足以称之为“大国重器”一般的人物。那么刘霞一个女子为何会选择这个几乎全是男性的焊接行业?她又是如何为我国研发出这项世界顶尖焊接技术的?她对于拜访她的德国工程师有没有与其进行合作交流?
当前实验研究要解决的就是重型燃汽轮机联合循环汽轮机中低压异种钢转子的焊接。在实际操作下,焊缝的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像这种大型工业必须做到完美合格,否则是差一点都不能使用。但是刘霞带领的团队始终无法发现问题所在,这让众人一筹莫展。
上海汽轮机厂
当厂里的人得知这个新来的小姑娘竟然是焊工岗位时,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不少人奇怪刘霞一个小姑娘选择电焊的同时也在质疑她到底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刘霞再次重新梳理实验实验步骤,仔细审查每一步出现的微小问题,积极调整实验方案。不服输的刘霞带领着她的团队在经历了一次低谷后再次开始了攻坚克难的工作。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刘霞与团队人员仔细排查每个实验数据,寻找真正的问题所在。
文章来源:《焊接技术》 网址: http://www.hanjiejishu.cn/zonghexinwen/2022/062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