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厂子里上了岁数的老焊工师傅们纷纷退休,而一批又一批新的焊工人员又成长起来了。刘霞就是这众多焊接新生力量中的一员。这时刘霞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她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在已经成为了车间的中流砥柱,工厂的骨干人员。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有着一道巨大的鸿沟。真正进入到研究工作中后,刘霞才意识到这项任务有多么艰巨,他们完全没有技术可借鉴,相当于让他们凭空创造出这项技术。
刘霞,1970年2月出生在美丽的山东青岛,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家里说不上多富裕,但总算维持基本的生活还是没问题的。小时候的刘霞,像大多数农民的孩子一样早早懂事,从不调皮捣蛋,经常帮父母干些家务,再大一些的时候进帮父母开始干农活。
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小伙伴们对于这样的刘霞感到敬佩吗?敬佩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本期内容的小伙伴,可以来一波点赞加关注,方便以后找到我,我也会继续努力为小伙伴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取得这项重大成就后的刘霞并没有志得意满,紧接着她又投入到了我国另一重大工程项目“华龙一号”百万千瓦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上,这一项技术较之前的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并且这次的实验项目成功与否还关系着我国大型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能否顺利竣工。
山东青岛
德国工程师
但是经过反复观看后,署名就是她的名字,地址也是她家的地址。这让刘霞实在不敢相信。对此仍不能接受了刘霞还专门到镇子上的招生办去走了一趟,得到的结果是确认无疑就是她的通知书。那么为什么她选择的专业和实际专业完全不搭边呢?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还是爱玩的天性,对于学习不太看重,刘霞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她对老师上课时要讲的内容提前预习,上课时则听得十分仔细,下课后再继续巩固,养成了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她常常是班级里的第一名。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
实际的车间工作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在车间工作时除了要面对繁重的电焊任务外,还要面对长时间的枯燥。这对于身体和精神都是双重考验。初到车间的刘霞有点不太适应,不过她很快做出了调整,她明白人生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这无疑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此刘霞没有任何犹豫的接下来,之前那么难的情况他们都走过来了,更何况现在有了经验与技术支撑的他们,对于这个项目刘霞和他的团队信心满满。他们果然也不负众望,刘霞带领团队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次的项目。
经历了一切后的刘霞也想明白了,既然上天安排她到了这个专业,那她就要学会接受。这也许就是人生路上的第一次考验,人生哪有那么多顺风顺水。命运不公时就要学会接受它,并有面对它的勇气。
她在这个独属于男人的行业领域大放异彩,做到了很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她研发的焊接异种钢转子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使我国拥有了世界顶尖的焊接技术。此后她研发的百万千瓦低压转子焊接技术更是走在世界之最,填补了我国世界顶尖焊接技术的空白。
窄间隙焊接技术
苦练电焊技术
文章来源:《焊接技术》 网址: http://www.hanjiejishu.cn/zonghexinwen/2022/0621/444.html